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中国)

开云(中国)直播 开云手机平台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手机平台>

以生态“工笔”细描重大工程

2024-12-04 08:53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修隧架桥,穿山越海……接连上新的重大工程,发挥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工程建设者更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其中,以生态“工笔”细描重大工程。

起笔,有意识。深中通道精准施工,减少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影响;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为藏羚羊迁徙留足通道,协助藏羚羊繁衍迁徙……一些重大工程在规划、建设、运维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找准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行笔,有规划。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在规划设计中尊重自然环境,重塑山水形胜,以绿色生态设计统筹地下库区建设,在最大限度降低能耗的同时又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工程建设者既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又注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把握种种生态细节。

细描,有能力。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川青铁路穿越层峦叠嶂,隧道千米之上的地表,或许就有大熊猫正在经过,在地质条件复杂活跃的情况下,施工实属不易,背后更折射出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保护生态的坚定决心。

重大工程体量大、周期长、效益高,生态保护任务重、范围广、细节多。用大手笔挥就重大工程,以工笔画描绘生态细节,才能让工程之美与自然之韵交相辉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愈加生动。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