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中国)

开云(中国)直播 开云手机平台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手机平台>

清水润泽大地 见证历史变迁

2025-01-03 09:0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名列其中。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新入选的这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程特色鲜明,经济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突出。在新疆吐鲁番,雨水融雪通过坎儿井的暗渠和明渠,滋养绿洲,总长3200多公里的暗渠,被誉为“地下运河”。在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和江西婺源县,古堨依山形、顺水势,“深淘滩、低作堨,宽砌底、斜结面”,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位于陕西汉阴县的汉阴凤堰梯田,1000多米的垂直空间里汇集了“田、渠、塘、溪”灌溉体系。重庆秀山巨丰堰是藏在深山里的“立体化”灌溉工程,渡槽建造年代早、规模大,施工技艺精巧。

我国已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分布广泛,工程类型多样,涵盖了渠系工程、梯田灌溉、提水器具、无坝引水、蓄水工程等,成为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灌溉工程遗产凝聚古人智慧,见证历史变迁,是“流动的历史”。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