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昨天凌晨,儿童医院大厅门前满是排队挂号的家长及孩子,困了的就席地而睡。
家长的衣物被汗水浸透,晾在小树上。
卫生部日前发布“三好一满意”活动分解量化指标,要求医院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医院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但在汇集着众多优质医疗资源的北京,为“抢夺”有限的专家资源,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扎堆守候在大医院外。只为了一个专家号,有的患者甚至不惜排上几个昼夜。
挂号、取药10分钟,是否意味着可以根治“看病难”呢?
昨天凌晨,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看到,门诊楼和急救中心大楼前躺满了等待挂号的家长和孩子,他们按着先来后到的“阵形”席地而睡。清晨5点,大多数人还未从睡梦中苏醒,但此时已有号贩子穿梭在人群中,低声招呼着“各科室号源都有售”。有刚来的病童家长问起价格,得知一个专家号200至400元不等,摇头称贵后自觉排到队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