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

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直播 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2024年国际收支运行分析及2025年展望

2025-01-08 08:56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者:李若愚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财金研究室主任

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规模与直接投资逆差规模均有所扩大,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202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低增长态势,美联储政策调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国国际收支运行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2024年国际收支运行情况及特点

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显著扩大。2024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顺差规模同比增长22.6%,与同期GDP之比为1.8%,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仍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分季度看,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二季度顺差545亿美元,顺差规模分别同比下降48.9%和8.0%;三季度顺差1476亿美元,顺差规模同比增长142.8%。从经常账户主要构成看,货物顺差大幅扩大,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保持稳定,初次收入逆差平稳,二次收入顺差规模略有收窄。

产业竞争力强支持货物贸易保持强劲韧性。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前11个月,货物出口3.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为历史次高(仅略低于2022年前11月的3.25万亿美元);进口2.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贸易顺差8847亿美元,同比扩大18.4%。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成功实现外贸工作目标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出口保持较强的增长韧性主要得益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与活力,主要体现为:我国产业体系规模庞大的优势依然牢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持续巩固。我国出口结构、质量持续优化和提升。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两位数增长。在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大宗商品、机电产品等进口增多,推动我国货物贸易进口进一步增长。

旅行开支增加推动服务贸易逆差有序扩大。随着服务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服务贸易日益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中国是世界第二服务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规模全球占比达6%。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服务贸易出口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服务贸易进口4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前三季度服务贸易逆差扩大主要来自“旅行”项下逆差的扩张。一是旅行服务进出口进一步恢复,逆差规模扩大。当前居民出境旅游、留学等持续恢复,旅行支出增长;同时,我国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服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境外人员来华旅行增加,带动旅行收入较快增长。二是运输服务进口增速明显低于出口,逆差规模缩小。三是知识产权使用服务逆差规模有所扩大。四是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顺差增长。

双向直接投资中的股权投资平稳有序。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下直接投资逆差1563亿美元,逆差规模同比增加34.0%。直接投资逆差规模扩大,主要由于来华直接投资(FDI)出现净流出,前三季度净流出130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51亿美元。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净流出规模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净流出1433美元,同比增加1.1%。进一步看,FDI净流出主要受关联企业债务资金流出影响,股权投资仍保持相对平稳,前三季度来华股权性质直接投资净流入336亿美元。但前三季度,FDI中,对外关联企业债务净流出466亿美元,同比增加99.9%。ODI净流出增长主要来自对外股权投资的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股权性质直接投资净流出995亿美元,同比增加17.7%,各类企业“走出去”整体合理有序。同期,ODI中,对外关联企业债务净流出439亿美元,同比减少23.3%。

证券投资净流出显著下降。前三季度,国际收支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出396亿美元,净流出规模同比下降59.6%。仅就境外投资者对我国证券投资看,前三季度境外对境内证券投资净流入(负债净产生)93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318亿美元。我国经济基本面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良好,不断加码的宏观经济政策更是大幅提振外资来华展业兴业的信心,外资加快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外资投资境内债券延续稳定流入态势,前三季度累计净增持879亿美元。随着提振经济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9月底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结束一年多的低迷状态,外资投资境内股票情况明显改善,三季度净增持81亿美元,净增持规模较二季度增加64亿美元。

交易效应与估值效应共同推动外汇储备小幅增加。前三季度,交易引起的储备资产(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增加319亿美元,同比多增242亿美元。从主要构成看,前三季度外汇储备增加336亿美元,同比多增260亿美元;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均为零增长。9月末,央行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32万亿美元,比上年12月末增加784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增量超过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显示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存在正估值效应。就汇率因素看,美元对主要非美元货币有升有贬。就资产价格因素看,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央行开始降息,9月份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进一步掀起全球范围的降息浪潮。全球股市因而受到提振,呈现涨势。发达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债券市场上涨。

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影响,保持基本平衡,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进创造了良好条件。2025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尤其是美联储降息路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国国际收支运行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增多。但我国出口保持较强韧性,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预期趋稳,这些为国际收支稳定运行提供坚实基础。总体预计,2025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稳健运行,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平稳有序。

2025年相关政策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边贸易体系。应积极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东盟、欧盟等经济体的合作,增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参与和领导多边贸易机制,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加速出口区域布局调整,积极开发中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

尽快释放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激发外资活力潜力。

一是聚焦早见实效,加快贯彻落实。2023年以来我国连续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与《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落实“外资24条”和“行动方案”,尽快释放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二是聚焦开放重点难点,加大对标国际规则的先行先试。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及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等重点服务领域开放,尽早形成成熟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聚焦数据跨境流动,统筹好开放与安全,进一步便利在华外企跨国经营和参与全球研发,针对跨境需求较高的领域尽快出台重要数据目录。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扩大内需。政策层面,在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对冲外需可能的下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赤字率和赤字规模,扩大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规模,加快政府债券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政支出更多向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消费领域倾斜,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和取向,进一步降准降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