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北京知名医院挂号何时不再难

2011年10月11日17:1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医疗资源 患者 门诊号 一号难求 专家号 看病 就医 医师 社区医院

禹海君

多年来,“一号难求”困扰着患者,挤破门槛的患者也给知名医院带来超重的负荷。卫生部一位副部长最近在全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到今年12月底,所有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低于85%的专家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到明年6月底,原则上所有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

但是,记者通过对北京市一些知名医院的调查发现,开放预约专家门诊号源,并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一号难求”的困局。近两三个月,记者辗转北京几家医院,多次体验到电话、网上预约挂号带来的方便,但同时也见证了挂号难。凡是知名医院,除了个别冷门科室的普通号外,所有号都不好挂,挂知名专家号就更难。(10月10日《法制日报》)

其实,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数时候,患者为了挂上号,不惜彻夜排队等候,忍受饥饿或者寒冷的折磨。这并非因为他们太过执着,而是因为知名医院拥有的医疗资源对于他们而言,实在太重要,这些资源在他们所在的城市或农村根本就难得一见,要想治好病,他们不得不长途奔波来到知名医院,奔着那几个可遇不可求的专家号。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患者云集于此,由此导致原本就不多的专家号成为稀缺的资源。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卫生部推动医院开放预约专家门诊号源,是解决“一号难求”的重要之举,但面对庞大的患者群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这绝不是破解知名医院挂号难的根本对策。

就当下的现实而言,要想彻底破解知名医院挂号难,亟待均衡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既表现为城乡之间,也表现在大小医院之间。一方面,在城市,少数大医院优质资源集中,导致人满为患,而一些基层社区医院则门可罗雀,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农村乡镇卫生从业人数近年明显下降,看病就医难更为突出。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使得患者有了一种“大医院情结”。

均衡医疗资源分配,首先要采取措施推动医疗技术人员和资源向基层流动;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有所作为,通过行政等手段扭转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的市场惯性。此外,还需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加大财政投入等多种制度的配合。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